胰臟所分泌的胰素素不足或不能發揮功效,引致葡萄糖未能被身體細胞吸收和利用,有部分葡萄糖聚積於血液內,令血糖水平上升,糖份於是從小便中溢出,形成糖尿。
誘因:
遺傅、肥胖、壓力、藥物如類固醇、曾患妊娠糖尿病者
徵狀 :
口渴、多尿、疲倦、傷口難於癒合、血糖高(正常血糖指數:4-8mmol/L)、食量大增但體重下降、傷口難於癒合、女性易有外陰痕癢、視力模糊、有部分患者沒有病徴
急性糖尿病併發症 :
血糖過高之徵狀:呼吸快而深、噁心或嘔吐、神志不清或昏迷
血糖過低之徵狀:心跳加速、發抖或冒冷汗、神志不清或昏迷
慢性糖尿病併發症 :
(1) 失明、視網膜病變
(2) 足部循環及神經系統病變、感染、潰瘍、嚴重者會導致截足
(3) 中風、心臟病
(4) 腎衰竭等
如何護理患有糖尿病的長者?
(1) 個人衛生
患者皮膚易受感染,感染後較難癒合,所以要保持皮膚清潔,尤以足部 :
- 每日以微溫肥皂水洗腳,用潔淨的毛巾將腳部完全抹乾。
- 如皮膚乾燥,便要搽上潤膚膏。
- 每日檢查足部有沒有水泡或損傷。
- 腳甲要平剪,不要剪去彎角。
- 注意鞋款的選擇。
有腹瀉、嘔吐、發熱或傷口難於癒合等均需求醫診治,小心觀察血糖過高或過低或他併發症。
其患者易引起牙周病,壞牙應及早修補及注意口腔衛生。
皮膚護理:避免皮膚破損,因傷口較難癒合。如有損傷,發疼,膿泡等應請醫生診治。
(2) 飲食指導
鼓勵長者定時定量進食及安排主餐之間進食小點,維持血糖穩定。
應定時定量,禁食含糖份高的食物。
避免高糖及高脂肪的食品,多選高纖維食物。
控制體重,定期磅重和記錄,鼓勵長者多作適當運動,避免過肥。
定期驗小便和血糖,準確紀錄以備覆診時給醫生看。
(3) 藥物
進主餐前 15-30分鐘服用降糖藥或及進行胰島素注射。
視個別病情而採用口服藥或及注射胰島素,長者多用口服藥,要接受長期的治療,不能根治,但能控制病情。
(4) 運動
適量運動能減少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。
(5) 處理緊急情況
留意低血糖反應(hypo)處理方法
- 如長者仍清醒,可給與吃簡單的糖類,如:糖果、甜飲品
- 待長者恢復明確意識時,再給他吃麵包,奶 / 飯餐
- 如長者不省人事或飲用糖水後仍未清醒,就立刻送院救治。
服用糖尿藥的長者外出時,要提他們帶備糖果或果汁。